讓運動員搭經濟艙被國人罵,回程的時候就出動幻象伴飛選手回台,我們的政府「要嘛沒有,要嘛給太多」。
用「最高規格」讓人注意到政府的付出,就會讓人產生相對剝奪感。
大家可能沒注意到,台灣裁判赴日執法的不公待遇,是多麼令人心酸,一共13位台灣裁判沒有被規劃在赴日防疫計畫中,但仍須遵守奧會的防疫規範,一切自己來就算了,過程中只有領餐費,等於去日本當義工。
裁判也是「台灣之光」,但他們沒有特殊通關,跟著選手回台,還被要求只能走一般通道,致電相關單位,結果被推來推去。如此對待,可曾想過他們也為國付出,有些人曾經是選手,也是運動員!
體育署在新聞曝光後才補破網,但裁判們自願當義工還要被羞辱的待遇,恐怕不是今年才出現吧!
錦上添花的嘉勉,更加凸顯了差別待遇的悲涼。